越来越多的资源、力量下沉到基层,如何整合辖区共治力量“朋友圈”,提升基层治理水平?
今年4月以来,江汉区深入推进街道“工委+专委”工作体系,通过管理重心下移、服务精细延伸,推动区域化党建从“务虚联建”向“务实联动”转化,健全共建共治共享城市社会治理体系。
专委会牵线搭台
八古墩社区,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组建星火相传志愿服务队;菱角湖万达广场,居民“吹拉弹唱”开展文化活动……
8月中旬,唐家墩街道环境文化营造委专委会策划启动“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——幸福含‘唐’ 美在身边”短视频大赛。两个月来,驻区单位、两新组织、社区居民提交的作品层出不穷。
“专委会牵线搭台,大赛氛围更浓烈,辖区各群体间的融合度更高了!”唐家墩街道党工委委员、环境文化营造委专委会主任郑波说,户外培训期间,原本“屏到屏”交流的各群体,“面对面”结下情谊。
西桥社区党委书记董守芝介绍,在短视频大赛推动下,辖区门店掀起文明创建比拼之风,从原来的“要我干”变成“我要干”“抢着干”。万达广场企划经理肖帅表示,“有了专委会组织整合,万达的策划能力和资源,更精准地匹配上街道社区的需求。”
4月以来,江汉区共设立物业服务管理、社会组织发展、环境文化营造等3个常设专业委员会及区域经济发展、城市更新、老旧小区改造等5大类特色专委会60个,共吸纳188个辖区单位成员,有效拓展街道“大工委”的辐射网。
居民变身建设者
9月27日,满春街道长堤社区,老少居民围坐在一起欣赏楚剧表演。舞台背后的文化墙上,楚剧大师沈云陔的经典剧目形象惟妙惟肖,虽完工有2个多月,依旧整洁如新。
“墙面刷新过很多次,这次维护效果最好!”长堤社区党委书记卫红表示,以前墙面刷白后,不久就出现脚印、污渍,社区招募志愿者绘制创意墙画后,收效良好。5月,老旧小区改造专委会又推动创意墙升级成文化墙,建成社区文化角。
据了解,专委会和社区党委联动摸排群众需求、建议后,将长堤社区院落改造纳入项目清单,并决定充分挖掘满春街楚剧文化底蕴。专委会召开认领会,辖区企业、单位、志愿者积极对接需求。
由专委会统筹,辖区汉口记忆文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承担设计、绘制等工作;老旧小区改造施工单位平整墙面;物业公司进场清理打扫;墙绘启动后,画师勾勒底稿,不少居民参与填色。
“同样是墙画,文化墙是居民自己‘做出来’的,整个过程街道、社区、企业、居民都乐在其中,也更愿意守护。”卫红介绍,居民成为主导者、受益者后,又变身建设者,纷纷认领周边花坛包片责任岗,为文化角建设出谋划策。
合力解决“重难点”
北湖街道建设社区新华小区与周边小区之间的地面上,一道特殊的“T”字白线较为醒目。这是已经拆除的老院墙位置,应居民要求画下作为纪念。
“出门就要绕行”,是这片区域居民的心病。老旧小区改造专委会逐步推进,从开通一扇门到拆除整面墙,促成新华小区与周边小区连成一体。同时,协调区园林局和相关部门管理、美化公共空间,让居民住得更安心。
拆除活跃在顶楼的“鸽子笼”、解决10年来小区物业管理用房权属问题……一个个老旧小区改造“老大难”问题迎刃而解。“在街道‘工委+专委’有力引导下,下沉的资源、力量同向而行,有效实现资源与需求的匹配。”建设社区党委书记李钟介绍说。
据了解,江汉区各街道围绕拆迁项目征收、老旧小区改造、卫生环境整治等热点难点问题,协商确定重难点治理项目87个。截至目前,35个重难点项目已闭环解决,好评率达97%。(来源:湖北日报)